漢字是世界上唯一沿用至今的古老文字系統(tǒng),是中國與世界溝通的橋梁,是記錄、傳承錄中華文明的載體,是維系國家統(tǒng)一、促進民族融合的紐帶,更是承載中華文明奔騰不息的湯湯之水。在其使用過程中塑造了中華民族獨特的哲學思想、文化品格和審美情趣,是經(jīng)過歷史洗禮、歲月積淀的華夏民族之魂。近日,“漢字中國——方正之間的中華文明”特展在成都博物館舉行,眾多平日難得一見的珍貴文物悉數(shù)亮相,接下來,讓我們走近這些文物,感受漢字的歷史與魅力。
《三體石經(jīng)》刻于公元241年(三國魏齊王曹芳正始二年),原立于魏都洛陽南郊太學講堂西側(cè)。因碑文每字皆用戰(zhàn)國古文、小篆和漢隸三種字體寫刻,故得名,又稱《正始石經(jīng)》。石經(jīng)刻有《尚書》《春秋》和部分《左傳》,是繼東漢“熹平石經(jīng)”后建立的第二部石經(jīng)。在中國書法史和漢字的演進發(fā)展史上,《三體石經(jīng)》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。
(資料圖片僅供參考)
此石經(jīng)文字書寫有幾種格式:三種字體的文字向下排列成直行;三種字體的文字呈品字形排列,戰(zhàn)國古文在上,小篆在下右,隸書在下左;只有戰(zhàn)國古文、小篆二體字而無隸書或只有戰(zhàn)國古文、小篆或隸書一體字。以往認為石經(jīng)的書寫者是邯鄲淳、衛(wèi)覬、嵇康等人,但三體石經(jīng)字的大小、筆劃和書法風格不相似,因此王國維及當代學者認為是曹魏書法家多人書寫。
成都博物館“漢字中國”特展上展出的三體石經(jīng)殘石拓片,三種字體的文字向下排列成直行
自刻成以后,這些石經(jīng)命運多舛。北魏時期,部分石經(jīng)被用作興建佛寺的材料;東魏時期,這些石經(jīng)遷往鄴城,到河陽(今河南孟州)時,河堤崩壞石經(jīng)落水,運到鄴城的不及一半。
公元586年,石經(jīng)被運至長安,準備修補后再立于國學,其后卻又被用作建筑材料。唐代的魏征曾搜求不止,卻僅得十幾段殘石。宋金之后,僅有少量殘石出土現(xiàn)世。
故宮博物院所藏殘石,存高38厘米、寬32厘米,存文11行110字。錄文:(殘)嗣前(殘)/施于(殘)/天弗庸釋(殘)/受命時則有(殘)/衡在大戊時(殘)/家在祖乙時(殘)/惟茲有陳保(殘)/純?nèi)裘鼊t商(殘)/甸矧咸奔走(殘)/若卜筮罔不(殘)/嗣天滅威(殘)/
1922年,洛陽東大郊朱家古墩盜掘出一方三體石經(jīng)殘石,共有1800余字。石碑正面為《尚書》,共34行;背面為《春秋》,共32行。這塊殘碑下部略有缺損,但所存文字完好,是迄今出土最大的也是最重要的一塊。這件殘石也表明石板的正反兩面都刻有文字。截至目前,出土的三體石經(jīng)大約有2500余字,而這塊碑上就有1800余字。
遺憾的是,愚蠢貪婪的盜掘者嫌轉(zhuǎn)運不便,竟喪心病狂地將其鑿成兩半。如今殘石的一半存于河南博物院,另一半存于中國國家博物館。即便堅硬如石,也抵不住人世間的興衰風雨。
啟凌/文 編輯/李瑞峰
(下載紅星新聞,報料有獎!)
標簽: